川崎病的药物选择
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用于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治疗。静脉滴注,0.4/(kg.d),连用5d,或2g/kg体重1次负荷剂量静脉滴注(注射用水溶解至规定容积,装量为每瓶2.5g者溶解至50ml,装量为每瓶5g者溶解至100ml或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做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0.3ml/min,持续15min,若无不良发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好在于病程5~7d时使用2g/kg体重1次输注,8~12h输完。
2.阿司匹林 用于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治疗。口服,急性期30~80mg/(kg.d),3/d,热退72h后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决定剂量,如无冠状动脉病变可减至3~5mg/(kg.d),分2或3次口服,有冠状动脉者可逐渐减量,永久冠状动脉病变者可小剂量长期维持。
3.双密达莫 用于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治疗。3~8mg/(kg.d), 分2或3次口服, 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决定疗程,如无冠状动脉病变且血小板正常可于病程3~6个月时停用,有冠状动脉病变或血小板持续增高者可小剂量长期维持。
4.华法林 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并伴有血小板明显增高的患儿。2.5~5mg/d,分1或2次口服,参考凝血时间调整剂量,因起效缓慢,治疗初3d由于血浆抗凝蛋白被抑制可以存在短暂高凝状态,如须立即产生抗凝作用,可在开始同时应用肝素,待本药充分发挥抗凝效果后在停用肝素。
5.泼尼松 用于IVIG耐药患儿的治疗。0.5~1.5mg/(kg.d), 分2或3次口服,疗程不超过6周。
6.泼尼松龙 用于IVIG耐药患儿的治疗。2mg/(kg.d),分2或3次静脉滴注,用1~3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0.5~1.5mg/(kg.d),分2 ~3次服用。如仍不能控制体温和KD急性期状态,可考虑15~30mg/(kg.d),静脉滴注,疗程为1~3d。
7.肝素 用于血小板明显增高、KD冠状动脉瘤及有血栓形成的患儿。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50~100u/kg体重,1/d,用药期间需要检测血小板计数及ACT、APTT。
8.低分子肝素 用于血小板明显增高、KD冠状动脉瘤及有血栓形成的患儿。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50~100u/kg体重,1/d,用药期间需要检测抗Xa活性。
2.阿司匹林 用于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治疗。口服,急性期30~80mg/(kg.d),3/d,热退72h后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决定剂量,如无冠状动脉病变可减至3~5mg/(kg.d),分2或3次口服,有冠状动脉者可逐渐减量,永久冠状动脉病变者可小剂量长期维持。
3.双密达莫 用于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治疗。3~8mg/(kg.d), 分2或3次口服, 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决定疗程,如无冠状动脉病变且血小板正常可于病程3~6个月时停用,有冠状动脉病变或血小板持续增高者可小剂量长期维持。
4.华法林 完全型KD和不完全型KD并伴有血小板明显增高的患儿。2.5~5mg/d,分1或2次口服,参考凝血时间调整剂量,因起效缓慢,治疗初3d由于血浆抗凝蛋白被抑制可以存在短暂高凝状态,如须立即产生抗凝作用,可在开始同时应用肝素,待本药充分发挥抗凝效果后在停用肝素。
5.泼尼松 用于IVIG耐药患儿的治疗。0.5~1.5mg/(kg.d), 分2或3次口服,疗程不超过6周。
6.泼尼松龙 用于IVIG耐药患儿的治疗。2mg/(kg.d),分2或3次静脉滴注,用1~3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0.5~1.5mg/(kg.d),分2 ~3次服用。如仍不能控制体温和KD急性期状态,可考虑15~30mg/(kg.d),静脉滴注,疗程为1~3d。
7.肝素 用于血小板明显增高、KD冠状动脉瘤及有血栓形成的患儿。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50~100u/kg体重,1/d,用药期间需要检测血小板计数及ACT、APTT。
8.低分子肝素 用于血小板明显增高、KD冠状动脉瘤及有血栓形成的患儿。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50~100u/kg体重,1/d,用药期间需要检测抗Xa活性。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