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影像学检查

时间:2012年11月14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影像学检查在KD的诊断和评价KD患儿危险度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KD患儿损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冠状动脉,因此冠状动脉损害的影像学改变是应用和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判断KD冠状动脉损害程度的方法主要有超声心动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等。其中超声心动图因其无创、方便、准确性高、可反复进行等优点,临床最常用。CAG被认为是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最准确的方法,即金标准,但其属有创、不宜反复进行、需要特殊仪器及条件、费用昂贵等不足,无法广泛开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双源CT、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冠脉内超声等为冠状动脉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技术。
1.二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此检查无创伤性,是评估心脏的理想方法,对于右冠状动脉和左主干冠状动脉近端的异常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日本卫生部于1984年制定了基于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的冠状动脉异常诊断标准:即<5岁儿童冠状动脉腔内直径>3mm,>5岁儿童>4mm,冠状动脉腔径是邻近节段的1.5倍,管腔不规则均为异常。局部冠状动脉扩张内径≤4mm为小冠状动脉瘤,4mm<直径≤8mm为中冠状动脉瘤,直径>8mm为巨大冠状动脉瘤。但这是以年龄分段的冠状动脉扩张诊断标准,并不够客观准确,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的内径也在相应增大,并且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内径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国际上主张采用de Zorzi等建立的评估冠状动脉异常的方法,此方法按照体表面积对冠状动脉内径测量值进行校正,以同一体表面积冠状动脉测量值超过均数的标准差数定为z值,任何年龄z值≥2.5均认为冠状动脉异常,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可靠和客观,正逐步取代以年龄分段的判断冠状动脉异常的方法。(超声心动图:4-1 显示左冠状动脉瘤及血栓形成,图4-2 显示右冠状动脉瘤及血栓形成)
2.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即将导管经股动脉或其他周围动脉插入,送至升主动脉,然后经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 注入造影剂, 使冠状动脉显影, 这样能较明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瘤样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该方法具有创伤性,操作存在一定风险,目前仍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瘤的金标准。
CAG确实能够发现一些二维超声检查容易漏诊的,并且可能进一步发展的轻微病变。研究报道,CAG显示的KD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50%~67%,远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15.3%)。另外,冠状动脉瘤的消退时间或者发展常以年为单位,在慢性期,部分冠状动脉瘤可发展为冠状动脉狭窄或形成腔内血栓,严重者甚至可有心肌梗死。Tsuda等报道,121例KD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的患儿,5年狭窄的并发率为44%,10年并发率为62%,15年并发率为74%。所以,进行反复的CAG检查随访相当必要,对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向狭窄性或阻塞性损伤发展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故有学者认为,所有KD后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均需行选择性CAG并做系统的随访,以了解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但是临床实际工作中很难进行。(图4-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RCA动脉瘤,LCA动脉瘤;图4-4显示LAD动脉瘤;图4-5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冠脉瘤前段狭窄)。
  3.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近年来,发现具有时间、空间高分辨率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是一项很好的冠状动脉成像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尤其对评价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治疗疗效的随访有重要意义。
国内于宪一等采用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查34例KD患儿的冠状动脉,并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发现两种方法在探查冠状动脉扩张方面,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查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内径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r=0.82(均P<0.01)。研究结论显示,利用MSCT能观察冠状动脉的全貌,特别是冠状动脉的中远段,在诊断钙化和狭窄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能够精确测量和了解冠状动脉的扩张程度和钙化部位,能够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可部分取代传统的CAG。
国外小样本研究认为MSCT评估动脉瘤钙化和动脉内膜增厚等方面优于CAG,并且能够辨别CAG无法探测到的病变,这对于KD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后的患者,是一项有潜力的诊断方法,在未来可能成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是,有学者认为,MSCT对于随访的价值有限,一方面由于它的放射性,另外,它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的假阳性率较高。
与MSCT相比较,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简称双源CT,具有极高分辨率、辐射量极低、速度快,不受病人体型或身体状况限制,特别是不受心率的影响,尤其适应予心率较快的儿童,是一项很好的冠状动脉成像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尤其适应于儿童患儿(图4-6双源CT显示:1A左前降支巨大冠脉瘤并血栓;1B左前降支巨大冠脉瘤并血栓治疗一月后)。
4.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的动脉瘤情况和提供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国外对一组通过CAG诊断的儿童期KD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多排探测器CT造影(multi-detect 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A)和MRI,分析比较三者之间的诊断结果,显示在诊断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狭窄方面,MDCT-A与CAG有100%的一致性,且MDCT-A更优于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病灶。而MRI和CAG诊断冠状动脉瘤的一致性为93%,MRI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不佳。因此,与MDCT—A以及CAG相比,MRI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病灶的精确性并不高。而鉴于MDCT—A的高位图像处理能力和易操作的性能,以及与CAG检查的高符合率,MDCT—A将成为儿童期KD后患者随访的主要诊断方式。
美国学者Greil等对比了6例KD合并CAA的MRI及CAG结果, CAA诊断符合率为100%。CAA的最大内径、最大长度, 动脉瘤与冠脉开口距离的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其中1例左前下行冠脉(LAD)近段合并右冠脉远段闭塞、2例LAD狭窄用MRI和CAG两种方法均做出了诊断,且两种方法均未发现其他冠脉病变。由此作者提出MRI可监测川崎病合并CAA患者瘤体体积变化, 预测形成冠脉血栓的风险,防止闭塞以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在儿科作为一种非介入性的诊断方法, MRI甚至可作为CAA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一种补充。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又一项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创检查方式,但是对于幼儿的冠状动脉病变显示不清,Takemura等列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磁共振血管造影质量的方案,令MRI CAG与心电向量门控,实时超声监控,三维影像重建及稳态自由运动协同,并设定大量的参数,对35例KD患儿进行检测,结果采集到了高分辨率及高信号的冠状动脉病变图像,显著提高了原有图像的质量,而且使冠状动脉节段的检测率也大大提高。可见,优化后的MRI CAG是一项有效的评估早期KD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测手段,甚至对婴儿和小年龄儿童也有效果。该研究认为,该检测手段对于小年龄患KD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评估有很重要的意义。
MRI诊断冠脉病变优势在于:(1)非创伤性,无射线损伤;(2)周围组织对比度足够时无须造影剂;(3)高分辨率的深部组织成像能力;(4)患者的体位及扫描平面不受限制;(5)对血栓斑块有高识别能力。而MRI也存在局限性:(1)直径<2~5mm的冠脉受分辨率限制无法显影;(2)极度扭曲的冠脉血管;(3)心脏和呼吸运动的影响较大时;(4)心脏周围脂肪的干扰信号;(5)血管钙化信号的干扰。
5.冠脉内超声
长期以来CAG被公认为诊断冠脉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实际上该方法仅能提供血管内腔影像信息。就其诊断动脉壁病变而言,存在以下多种局限性,如不能检出早期病变,不能提供血管信息,低估血管狭窄程度,难以判断损伤性质和成分,尤其在介入治疗后常高估治疗效果,低估并发症。
血管内超声成像设备包括超声导管和超声主机。超声导管核心部件是安装在导管顶端的超声晶片,超声主机通过电子线路控制超声导管顶端的晶片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将影像送到视屏上实时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图像。超声图像可进行实时录像,可进行连机或脱机图像定性和定量分析等。
冠脉内超声(IVUS)可以提供冠脉管壁的结构特征。von Xylander等同时利用CAG和IVUS诊断1例KD合并CAA的14岁男孩,发现在扩张的瘤体及近端冠脉管壁有明显增厚,达1.2mm,推测其可能为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而IVUS未能发现该患儿回旋支远端的囊状血管瘤。Maehara等利用IVUS检测了77例经CAG证实的CAA患者,发现仅有27%的患者是真正具有完整血管壁的CAA,具有IVUS特有的三层血管壁结构,其余为复杂的纤维斑块(16%)、假CAA(4%)及临近冠脉狭窄形成的相对扩张(53%)。
总之, 当代医疗科技的发展为KD患儿冠脉病变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多种选择。其中, 无创、经济的诊断方法为临床的首选,再结合介入的诊断手段, 极大地提高了冠脉扩张、冠脉狭窄以及CAA诊断阳性率,为其及时治疗,评估预后提供了可靠保证。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更多>>最新专题